研究院领导班子刚到位,就将与武平县作为产学研对接调研的首站。2019年12月2日,我院院长唐礼智、副院长周江聪走访武平县人民政府,并与时任武平县常务副县长蔡东阳、工信科技局李开东局长就当地企业技术需求以及如何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交流。通过研究院的联系与协调,2020年4月8日,我院院长唐礼智教授与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罗学涛教授、厦门大学福建省特种材料实验室主任程璇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秉辉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到考察武平新洲林化等企业,并达成两项项目合作协议。为推动地方政府决策项目的科学化、精准化,2020年4月21日上午,我院院长唐礼智教授、副院长周江聪博士、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可权博士等一行前往武平县发展和改革局调研,与李荣伟局长以及17个县直单位项目负责人就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策划与生成、政产学研技术和人才对接途径等地方政府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随着双方交流的加深,当地政府主动靠前,积极加强与我院的技术对接。2020年4月29日,武平县工信局局长李开东、时任副局长石维福莅临我院参访,双方就武平县创新创业、工业发展、合作共建实验室、人才引进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在武平县工信科技局局长李开东的支持下,2020年5月10日,我院副院长周江聪博士偕同厦门大学程璇、张保平两位教授带队的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市电子陶瓷材料与元器件重点实验室和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研究团队,专程到新洲(武平)林化有限公司、福建合信创展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耐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交流,不仅扩大了我院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进一步点燃了企业投身研发的热情。

在双方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取得重要突破。2021年5月,我院副院长周江聪博士团队与福建合信创展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宽色域背光显示量子点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专家组一致同意验收通过。该项目共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产业化应用要求,有望在量子点背光膜及其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领宽色域健康显示技术的发展。另外,一年多以来,周博士还帮助企业建立了规范化实验室,选配了精密的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先后为合信创展公司提供技术培训121人次,大大提升了公司整体技术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年下半年,研究院与武平县工信科技局寻求将平台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突破点。2020年8月3日,我院院长唐礼智教授偕同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姚俊峰、吴清强、江敏、林凡4位教授,重点考察了福建舟拓智能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龙岩联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并开展现技术对接,同时与县工信科技局就共建研发平台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2021年8月,为加快推进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平物联网技术山海协作创新中心组建工作,厦门大学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专程来武平县调研考察。专家组一行先后走访了福建合信创展科技有限公司、龙岩金时裕电子有限公司、吉信德(武平)宠物用品有限公司、福建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福建龙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威旺半导体有限公司及科技孵化器二期展陈中心,对武平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以及智能制造开展了深入调研。

在前期相互了解、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研究院与武平县企业产教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增加,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双方项目对接的质量和水平必将更上一层楼。
唐礼智: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研究院与龙岩市所辖7个县、区、市和经开区产学研合作的系列报道。回想与各地企业曾经对接的日日夜夜,思绪万千:在院领导班子刚到位的2019年底,又恰逢新冠疫情肆虐,在人员、场地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的情况下,研究院领导团队凭着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摸着石子过河,初步实现研究院高效运转、规范管理、成效明显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2020年底,在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时间要求紧迫的情形下,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跨过初创期的研究院已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成熟的方法推动产教融合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