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是整合高校与社会各类科技要素,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校企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一直是高校及其研发团队的共同心声。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周江聪博士主动牵头,充分整合院内外青年学者,组建了一支以“项目从企业中来、成果回到企业中去”为理念的新材料研究团队。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展的主要技术攻关项目包括:
一、宽色域背光显示量子点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该项目是由周江聪博士团队与武平县合信创展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一年多以来,周博士多次往返于武平合信创展实验室和高校实验室,帮助合信创展建立规范化实验室,选配精密的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并先后为合信创展公司提供技术培训121人次,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研发水平。目前该项目共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部分研究成果已进入产业化中试阶段。针对宽色域背光显示技术对量子点材料的性能要求,周江聪团队研制出具备高色域应用特性、高透明性、高发光效率、较高稳定性的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产业化应用要求。本项目在紧紧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有望在量子点背光膜及其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引领宽色域健康显示技术的发展。

二、含银复杂物料高效提取与高值化利用研究
该项目是由周江聪博士团队与福建紫金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研发。该项目是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与龙岩学院共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院与厦门理工学院等其它兄弟院校开放创新合作的新尝试。针对企业在复杂银精矿回收过程中存在的流程长,附加值低,综合回收率低等问题,周江聪博士团队联合厦门理工学院通过银离子的高效综合回收工艺,提升银产品纯度,制备银纳米线,来实现复杂银精矿资源的高值化回收。该项目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冶炼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金铜产业中稀贵新材料产业链的延伸,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三、纳米粉体抗菌材料制备与应用开发研究
该项目是由周江聪博士团队与漳平市福建瑞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合同第一、二阶段成果已经通过公司技术人员实验验证并获得公司负责人的肯定。为提升抗菌材料的绿色、高效性能,周江聪博士带领团队成员研制出具备高抗菌效率、耐热性高、安全性高、较高稳定性的立方粉体载锌和载银立方块,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产业化应用要求。该技术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抗菌材料整体性能的提升,而且为抗菌产品赋能绿色、健康、环保基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周江聪博士团队运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充分整合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龙岩学院、企业资源,结合龙岩革命老区的发展实际,通过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过程中取得不俗的成绩,也获得产学研合作方的好评。“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征途上,期望周江聪博士新材料研究团队取得更好成绩。
周江聪博士寄语: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都不该和实际工作脱节,实践出真知,所以在科研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产学研的内涵,回归到实际工作中,让科技创新真正发挥前沿引领和示范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