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
  • 首页
  • 研究院之窗
      研究院简介 机构设置 院内新闻 公告通知 现任领导 人才队伍 院外传真
  • 科研服务
      科研动态 研究平台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 企业孵化
      孵化载体 重点企业
  • 党建思政
      工作动态 理论学习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首页 / 研究院之窗 / 院内新闻 / 正文

厦门大学龙岩籍谢素原院士团队在Science上发文揭示富勒烯打通乙二醇常压合成“卡点”

2022/05/08 14:05

以C60为代表的富勒烯被誉为“纳米王子”。它在绿色能源、生物医药、催化剂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比如,能让你变美——在化妆品制备中作为抗氧化因子,也能让你变强——在太阳能电池中充当关键材料等等。近日,C60的另一角色——作为与过渡金属催化相结合的“电子缓冲剂”被厦门大学谢素原院士、袁友珠教授揭晓。

成果介绍

4月15日,厦门大学谢素原院士、袁友珠教授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mbient-pressure synthesis of ethylene glycol catalyzed by C60-buffered Cu/SiO2”的研究成果,首次将C60作为电子缓冲剂改性铜基催化剂,打通了从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常压加氢催化技术难关,完成了在近常压和低于200℃的条件下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规模化试验。

富勒烯作为电子受体(抑或电子供体)与过渡金属催化剂结合并非全新课题,但将富勒烯作为电子缓冲剂与过渡金属催化剂结合,尚属首次。“该技术核心在于将C60与铜催化剂结合,实现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从高压到常压的颠覆性催化性能提升,给碳团簇催化注入了新的生机。”谢素原院士介绍。

由C60介导的Cu基催化剂中的电子转移

成果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在C60的缓冲下,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将更加绿色、安全。有别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需要较高氢气压力的催化技术,该项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常压合成。这就意味着,可以大大减少氢气泄露、爆炸等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常压合成也能克服副反应较多且催化剂易失活等问题。

发展非石油线路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乙二醇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与对二甲苯衍生的对苯二甲酸聚合可生产出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聚酯纤维(涤纶)和塑料。此外,乙二醇还可以用于汽车防冻液和工业溶剂等,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

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谢素原院士一直重视富勒烯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工作。2020年10月份,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与位于龙岩的福建福迩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南方生物产学研合作基地,全程服务和推动厦门大学谢素原院士团队在该公司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南方生物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暨签约仪式

目前,项目产业化进展顺利,自2021年完成中试,近期将由福建福迩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一条年产20吨富勒烯粉生产线建设项目,这将是全球第一个富勒烯产业化项目,预计可能撬动数以千亿级的下游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文章部分内容转载厦门大学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上一篇:研究院应邀参加市校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起草工作会议

下一篇:厦门大学张荣书记到研究院调研

电话:0597-5281818

地址: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潭路15号龙岩市科技创业园创业楼5楼

邮编:364000

Copyright © 2020 龙岩厦大产教融合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