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资助的龙岩明代圣旨修复成功!细节曝光→
近日,由我院资助,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龙岩市博物馆三方协力完成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辅助闽西地区书画文物与文献档案保护修复研究”项目取得突破,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学科融合取得阶段性进展。该项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龙岩市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明代圣旨实施高精度虚拟修复与辅助复原,成功验证了信息技术在赋能文物抢救性保护的实践价值。03

明代圣旨验收现场

厦门大学档案馆向龙岩市博物馆移交修复后的圣旨
明代圣旨存世极少。据《明会典》记载,“公侯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妇人诰敕同夫品级。”龙岩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明代圣旨,系万历四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朝廷颁给经历司经历吴嵩父母的敕书,原藏于连城宣和升星村吴姓四世祖炎德公祠。入藏前,由于时代久远,且保存环境不佳,圣旨的卷首部分、前隔水、天头与包首已经缺失,开头部位绫丝已经严重残缺和脆化,多处出现鼠啮、虫蛀现象,裱件覆背已经无法起到保护画芯的作用。

修复后的明代圣旨
项目团队由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和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老师组成,并邀请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书画修复专家共同完成。团队历时2年,对圣旨进行人工智能赋能修复虚拟展示;考证复原明万历圣旨原装样式,还原旧裱工艺,并专门定制与做旧补料;制作保护脆弱画芯卷轴、书画护筒及画匣工艺,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在结项评审和文物交接会上,西北工业大学杨军昌教授、苏州丝绸博物馆沈惠研究馆员等权威专家认为,该项目“抢救了文物本体,填补了明代圣旨修复的历史空白”。

专家学者在精心修复圣旨

钤“广运之宝”印局部修复前(左)后(右)对比

圣旨拖尾处覆背纸墨书制作责任人
该项目是龙岩厦门山海协作的重要成果。龙岩是厦门大学第二故乡,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厦大两度内迁龙岩地域,艰难岁月里“山海”相依,命运与共,维系着文脉星火。放眼明天,龙岩厦门山海协作的优良传统将赓续传承,大有可为!

项目团队精心题写的圣旨修复日志
附:《明万历四十六年敕书》全文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朝廷於一命之臣,必溯父德而疏荣及之。广孝劝忠,於是乎在。朕曷靳焉?
尔吴润恩,乃永清右卫经历司经历嵩之父。学儒术,孝洽慈帏;操履端凝,庭绝灭明之迹;科条整密,家严司马之规。力拯饥荒,仁声浃乎闾里;摅劳黉校,义闻彻乎官司。贻谷后贤,宣猷戎幄。是用封尔为徵仕郎、永清右卫经历司经历。祗承宠渥,益衍寿祺。
敕曰:
寿母燕喜,诗人颂之。矧有子得荷褒纶,而值椿萱之偕老,讵非奇遘哉?
尔胡氏,乃永清右卫经历司经历吴嵩之母。名门毓秀,彦士作述;竭孝敬以奉孀姑,桃宜夙著;躬狄九以课哲嗣,莲幕有声。芳懿益彰,显荣宜逮。是用封尔为孺人。钦予明命,介尔遐龄。
万历四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钤“敕命之宝”印和“广运之宝”印
万历十年 月
表背匠 解逢世
织匠 陈林
挽匠 姚安
上一篇:我院科技专员参加2025年第三期初级技术经纪人培训并获得等级证书
下一篇:龙岩厦大产教融合研究院与厦门锋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应急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