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最鲜活、最珍贵的党史学习教材,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做好红色资源外宣,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江桂英教授带领3名硕博党员组成“龙岩红色资源外宣情况调查”实践队,于8月23日至27日在龙岩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共产党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里,创造和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红色资源。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毛泽东思想重要发祥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详细调查其现状及外宣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自身专业出发,从翻译学、语言学的视角对龙岩地区红色资源外宣及乡村英语教育进行考察调研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在建党百年之际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力量,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贡献绵薄之力。
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
实践队根据考察点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地理位置等现实情况,先后到访了中复村、瞿秋白纪念碑、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长汀)、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厦门大学长汀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临江楼、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闽西工农银行旧址等共10处红色景区和场馆。在红军生活战斗过的土地上,从一张张老照片、一处处遗迹中,实践队员含泪重温了那一段战火纷飞的艰苦革命史,看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领悟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队员们深刻意识到,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在众多参观点之中,一些场景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松毛岭战役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也是异常惨烈的一战。这一战,万余名无名红军战士身死松毛岭,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为了补充兵员,中复村涌现出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景。一名叫罗云然的老人,在三个儿子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以后,得知松毛岭战役形势严峻,又义无反顾地将剩下的三个儿子一并送到了征兵处。“六子参军”的故事是苏区扩红工作的一个典型。苏区民众集结在革命的旗帜下,为保家卫国、为解救更多的劳苦大众爆发出的决心和力量使队员们深受震撼。

中复村“红军桥”(当年红军征兵处)
实践队还参观了位于长汀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实行劳动法令》《土地问题》《军事工作》《财政经济问题》《苏维埃建设问题》等决议案,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标志着福建苏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积极探索,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长汀作为“红色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的地方”,一跃成为中央苏区的文化、经济中心和红军重要的兵源地、给养地之一,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然而,革命不但要有勇于探索、积极斗争的精神,更要有随时准备牺牲的觉悟。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长汀被捕,英勇就义。在长汀,队员们不但感受到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带来的震撼,也学习到了瞿秋白同志为人民工作的精神和临难不屈的意志。

实践队员学习毛泽东1932年秋在长汀撰写的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位于上杭的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也是一处很有代表性的红色景点。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实践队员们了解了古田会议召开的背景、古田会议的精神内涵以及古田会议精神指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学习了《古田会议决议》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看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和人民军队的成功之路,对古田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扬有了新的思考。

实践队党员在古田会议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词
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只有实地回顾中国革命初期的艰难处境,才能明白这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哲理。面对共产国际和党内机会主义者的反对和指责,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三次来到才溪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才溪人民建设根据地的成功经验,以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的伟大实践和铁的事实给予了反对者有力的驳斥。实践队员均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做到“眼睛向下、有的放矢、亲自出马、解剖麻雀、全面调查、由表及里”,从而找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毛泽东才溪调查:“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上杭临江楼是毛泽东写就著名的《采桑子·重阳》的地方。1929年10月,身患疟疾的毛泽东由几名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从永定合溪一路护送着来到上杭城,并居住于临江楼的东厢房。次日清晨,毛泽东望着对岸漫山遍野盛开的菊花和逝者如斯的汀江水,想起红四军入闽半年多来的战斗历程和闽西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临江楼《采桑子·重阳》
队员们纷纷驻足凝视。这首词通过重阳述怀,写出了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写出了他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出了他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整首词鲜明爽朗、气度恢弘,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窗外的汀江缓缓向前,看着同样的风景,队员们不禁感慨万千。红色资源绝不是刻板的、平面的、说教式的,而是鲜活的、立体的、动人的。重走长征路,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缅怀过去,或坐在成绩上洋洋自得,而是为了传承鲜红的红色基因,领略深厚的红色底蕴,学习先进的红色智慧,汲取力量,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动力。
立足专业角度 服务红色外宣
调研期间,除了学习党史,实践队还从专业角度出发,对各红色旅游景点及博物馆内指示牌和宣传文本对外翻译的内容进行观察记录,发现了不少翻译不当的问题。

翻译不当的红色资源介绍牌
针对本次调研在龙岩红色资源翻译中发现的问题,实践队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认为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共同应对。在思想上,首先应当树立起对外传播的意识,认识到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端正好态度,避免红色资源外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低级错误。行动上,各个展馆应该加强把关,尽可能与国内外语院校或资质过硬的翻译公司合作,让更加专业的译员加入到红色资源外宣的工作当中,避免低质量译文上展板墙。
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要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通过本次实践队的调研,我们认为不但要在国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扬革命精神,也需要在对外宣传中传递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此,在红色资源外宣中,我们必须提供高质量的译文,帮助到访的外国友人看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从而让世界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当代中国崛起的力量源泉。
助力外语教育 服务乡村振兴
期间,实践队还在长汀组织了一场关于乡村英语教育现状的座谈会。长汀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室负责人罗忠彪和李小燕老师召集当地比较具有典型性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就目前长汀小学英语教育被边缘化以及与中学英语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对于目前英语教育安排的困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进行了整整两小时的座谈,为本团队下一步开展乡村英语教育振兴问题的研究打好了前站。

带队老师带领实践队员参加乡村英语教育座谈会
结语
重走中国革命老路,在红色资源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中,实践队员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信念更加坚定。后续,实践队将继续开展红色资源外宣以及乡村英语教育的相关调查,实地走访,深入研究,秉持以实际出发、造福国家和人民的理念,扎根于祖国大地上,以专业优势为我国红色资源外宣以及乡村英语振兴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议,为革命老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龙岩红色资源外宣情况调查”暑期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