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当自强,如何自强?不应只居于高塔苦心研读,更要做当代革命弄潮儿不断推波助澜,将思想付出实践,让所学终有所用。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说的那样:“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厦门大学“数字新村”适中实践队响应号召,深入适中镇各乡村,思考属于适中镇的“振兴”之路。九月初,“数字新村”实践队的六名队员在宋亮和赖永炫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福建省龙岩市适中镇探索乡村的活力。从田野乡间到水泥工产,镇中每一个人的挥汗如雨的形象篆刻在每一个实践队员的心中,荡起了此生关于乡村记忆的涟漪。“农村要富强,必须谋发展!”是实践队在与当地大中小企业领导的交流学习中领悟到关于乡镇最朴实无华的期盼。实践过程中,实践队走访了青年新罗区适中青年创业商会、新丰水泥有限公司、福建育华重工三个适中镇当地组织和企业,同各企业家及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实践队员们不断深化对乡村振兴的认知,也将为中国乡村做出贡献的理想根植于心。
一、青创有骨气,创业盖新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让适中镇的每一个人了解到,脱贫摘帽之后,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便是乡村振兴。适中青年创业商会应运而生,承担起发展适中镇的责任,带领着当地青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城镇建设中去。
进入青创商会,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商会自己创办的阅读空间(图1),书虽然不多,但是每当周围的学生下课便会到离学校不远的适中青创商会进行阅读和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既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日后为适中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也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年轻知识分子和年轻企业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孩子们还能够和当地的成功企业家近距离接触,获得耳濡目染创业行动的机会,也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我们商会非常的重视当地儿童的教育,希望他们努力学习,等他们长大也能像当地的一些成功企业家一样为乡镇做出自己的贡献。”适中青创会党委书记谢天钟在向我们介绍时说。

图1-实践队参观青创商会阅读空间
一路调研一路交流,实践队从适中青创会长谢志权那里了解到青创商会通过建立“四大工作机制”促进商会规范发展。并且在合理的政策支持下,适中青创商会近些年来成功帮助多个年轻企业发展,汇聚了当地青年活力的同时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农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图2-适中青创商会领导介绍商会的相应情况
“互联网的方式能否应用到当地的企业发展中去?”“直播是否能够成为当地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数字化的信息采集系统能否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商会中一些企业与一些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互联网等媒介介绍适中镇的发展并推销自己的产品...”“通过直播的方式让我们当地的特产能够销往外地...”“很多企业运用当前的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关于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提出的关于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青创商会的企业家们给出了富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回答。实践队的每个队员也更加明白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3- 实践队参观青创实践基地平台
调研的最后,实践队队员们与适中青创会党委书记谢天钟、会长谢志权以及青创商会的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了商会运作的“四个一”模式,搭建的“四大服务平台”,建立的“四大工作机制”。商会主要负责适中当地的创新企业家的帮扶,并通过帮扶来达到推动适中经济发展的作用。其中具有特色的一点是适中青创商会中并没有安排过多全职的职务,大多数职务都是由关心适中青年和经济发展的企业家所担任。这体现了这一商会所具有的公益性,是大家主动自发组织起来去传递爱心和帮助他人的一个组织。

图4-青创商会与实践队进行深入交流
二、工业有后劲,科技注活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带来了数字化浪潮,传统工业生产的固有模式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来提升企业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在此次适中地区的企业走访调研活动中,实践小组成员致力于在观察中体会工业生产,在问答中了解企业情况,通过所见所闻触发所感所想,再结合所学激发灵感得以所用,希冀为适中镇工业生产注入数字化活力。
“数字新村”实践队来到了福建春驰集团新丰水泥有限公司,公司领导带领实践队参观了水泥厂,并沿途分享了水泥制造工艺以及公司的信息化情况。福建春驰集团新丰水泥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建材行业“百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秉持“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以人为本,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为闽西水泥行业成功创出一条品牌。实践团队走访发现,新丰水泥厂无论是调试领导小组、专业小组及生产工段,还是在安全保障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是一家成熟的水泥制造厂,潜力无限,为适中镇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马不停蹄,离开新丰水泥厂,实践队迅速赶往福建育华重工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破碎筛分机制砂行业中的知名企业,育华重工引入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致力于提供高性价比、成熟可靠的砂石骨料生产解决方案。在育华重工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制造车间,近距离观察到各种机器的运作,并在问答中了解到育华重工在制造过程中并无过多应用数字技术,在管理上有向人工向智能过渡的趋势,但需要考虑工人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地做出改变。“我们没有用到那么多数字化的东西,由于客观原因,而且我们员工很多原本是务农的,没有学习这一块的知识。我们也一直在尝试,但这需要员工慢慢学,慢慢熟悉,需要一定过程。”公司负责人介绍时说。在宣传上,公司积极与国内各大广告平台和网络媒体进行合作,还创建了专属公众号作每周推文来进行宣传。公司为适中的经济建设贡献了自己较大的一份力,未来也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实践队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目前适中镇乡村振兴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在数字化方面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将数字化与适中镇当地风土人情,社会需求相结合,突破适中镇制约发展的瓶颈,让乡村更美好,人民更幸福,是实践队此次调研的出发点,也是实践队希冀达到的最终目的。实践队每个成员都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响应国家号召,为乡村发展出点子,谋路子,因地制宜地给予可行方案,为适中镇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让科技春风吹遍适中镇每个角落。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数字新村”实践队